时间:2022-09-18 09:06:03 | 浏览:2668
近年来,安顺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一幅美丽的绿色画卷徐徐展开。
筑牢绿色屏障
厚植生态绿色文化,以绿色生态引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必须牢固树立的新发展理念。我市落实生态优先,严守生态红线,牢牢守住绿色屏障,让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成为创建的绿色优势,成为共建共享的民生福祉。
关岭自治县通过发展花椒种植,为村民们带来了收益。图为百合街道红星村的花椒基地村民正在采摘花椒。 高智 摄
隆冬时节,关岭自治县岗乌镇中心村,漫山的花椒树随处可见,昔日荒山变“金”山,绿了生态富了民。
“种植花椒树能很好地改善生态环境,还有经济效益。”中心村村干部罗安达笑着说,2021年该村通过村集体发展花椒约5000亩,其中荒山种植面积约3000亩;耕地种植面积约2000亩,种植区提供劳务用工1000余人次,收益农户500余户。
像中心村这样发展绿色产业,筑牢绿色屏障的村在安顺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始终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安顺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护绿增绿。
平坝区国有大坡林场树木郁郁葱葱
“每年春节假期结束上班第一天,上山植树已成全市干部群众新年开工的头一件大事。截至目前,累计植树420余万株。”市林业局产业科科长钱涛说,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51.8%提高到60%,森林面积792.83万亩,森林蓄积量1782.2万立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51.21%,完成营造林25.41万亩,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在98.7%以上。
维护绿色安全
三分造,七分管,造绿可贵,护绿更可贵。建设的同时,安顺深知仅造好林还不够,更要护好林,并用实际行动推进森林资源保护。
我市林业部门积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按照“贵州省林业生态红线划定”要求,进一步对林地保有量、森林面积保有量、森林蓄积保有量、公益林面积保有量、湿地面积保有量、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物种数量、古大珍稀树木保有量等多项内容明确保有量,使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从粗放浪费型向绿色持续型发展。
九龙山森林康养基地
我市严守生态红线,发挥法治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好考核评价成果,强化“发展好经济是政绩,保护好生态也是政绩”导向,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同时,持续开展“六个严禁专项行动”,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保林业生态红线,有效打击涉林犯罪和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守住全市林业生态红线,守护茂林青山。
好生态引来鸟类栖息
我市建立全省首个“补植复绿”基地,让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相关责任主体履行义务,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对全市1373株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GPS定位、建立保护档案;启动紫云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科考工作。
目前,安顺已成为国家第二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辖区6个建制县区全部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发展绿色经济
冬日暖阳下,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普定县穿洞街道靛山村,一排排茶叶梯带盘绕山间。
“好生态出好茶,这里绿树环绕,清泉不绝,云雾弥漫,土壤肥沃,是一个栽培茶叶树的绝妙佳境。”村支书褚代洋介绍,靛山村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村民们勤劳肯干,村里土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茶产业。
我市大力发展金刺梨产业,石漠化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打好“生态牌”走好“产业路”,靛山村茶产业是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式重点发展“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林下产业,形成“上中下、短中长”立体经营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安顺特色的社会、经济、生态共赢之路。
紫云自治县硐口万亩蓝莓基地,绿了荒山富了民。
一系列的务实举措,提升了安顺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了金山银山的“价值”,描绘出一幅“安顺蓝”美丽画卷,过上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日子。
西秀区国有老落坡林场合理利用产量低下的金刺梨树嫁接月季花,美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
如今,“富美安顺”映出了“绿色底色”,行走在黔中大地上,抬头,天朗气清,是醉人的“天空蓝”。四顾,碧水泛波,是怡人的“生态绿”。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詹艳/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林业局提供
来源:安顺新闻网
今年秋季投入使用的5所新建中小学(园)项目的施工进度如何?肇庆市第十六小学睦岗校区项目位于肇庆市端州区八路北侧。新建一栋六层教学楼(建筑面积15342㎡),体育馆(建筑面积4500㎡,包含报告厅、室内篮球馆、游泳池),一层
攀枝花观察 彭莉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10月12日,迤沙拉幸福公社康养文旅小镇项目签约仪式在攀枝花会展中心举行,项目将由仁和区与成都幸福公社房地产开发公司携手打造,双方将建设田园式康养、文创旅游一体的幸福小镇。效果图。(成都幸福公社房地产开
中新网海口9月24日电 (记者 王辛莉)9月23日,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第五次推进会上表示,要加强统筹协调,提升服务水平,破解堵点难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会上逐一剖析
本报讯(通讯员王琨 全媒体记者韩秀嫣)近日,襄城区教育局获县市区教育局质量评价一等奖。这是襄城区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一个缩影。2021年,襄城区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突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快补
三门峡湖滨区高庙乡穴子仓村窑洞民宿。孙猛 摄 春日里,三门峡沿黄生态廊道宛如一条飘带,串联起万千美景,也唤起更多美好希望。 滚滚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市206公里。去年以来,三门峡市提出,以紧临黄河干流沿岸90个行政村为主,连线成片,建设
好消息!1月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我市进入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东部地区保定市、邯郸市、宿迁市、淮安市、温州市、台州市、淄博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
河北新闻网6月23日讯(孙亚安、任杰、周禹佳)今天上午,“‘冀’录奋斗征程 建设‘五个廊坊’”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央、省、市主要媒体以及知名网站、网络名人等40余人参与,通过主题海报、短视频、图文、H5等形式,全景多维展现了廊坊市加
河北新闻网讯(岑屹、张丽利)近年来,张家口市桥东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以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标、以“一老一小”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小区改造腾退的锅炉房、门房等闲置房产建设小学生一站式托管中心(“小饭桌”)、日间照料服务站
图为河北瑞星燃气设备公司技术人员在操作机械臂加工设备零部件。枣强县委宣传部供图河北新闻网讯(翟一杉)今年以来,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聚焦高科技、探索新方向,相继开工了一系列优质项目,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抓手,为全县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近日,记者在高铁长治南站站前广场上看到,一组高铁造型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清新亮相醒目,一名刚出站的乘客正拿着手机对景观进行拍照。“造型设计和主题选择上与高铁站环境相融合,不仅美化了高铁站环境,还能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养、践行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