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走进穿洞文化之乡——安顺普定

2022-09-17 18:38:45 564

摘要:——安顺市社科联党组书记高守应访谈普定穿洞文化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这一称誉使之赋予了神秘的色彩,黔中早报记者就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采访了安顺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书记高守应。记者:高书记,我们知道,在安顺这一方土地上有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安顺市社科联党组书记高守应访谈

普定穿洞文化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这一称誉使之赋予了神秘的色彩,黔中早报记者就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采访了安顺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书记高守应。

记者:高书记,我们知道,在安顺这一方土地上有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关于这个遗址的发现、认定以及意义,请你给读者们介绍一下。

高守应: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普定县城关镇青山村穿洞村民组南的一座孤峰上。因南北对穿而得名。1978年以前,南京大学俞锦标等教授带领该校地质系师生到普定开展对岩溶地质地貌普查,发现穿洞、白岩脚洞、红土洞等洞穴中有石器和骨器。当年在俞锦标等的主持下进行试掘,共发掘石器、骨器、动物和人类化石等文物200余件,同年,由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教授及其弟子张森水亲赴普定实地考察,认定穿洞出土文物在考古学上有重要价值。1981年和1982年,在张森水教授等的主持下进行第二、第三次发掘,成果得到裴文中教授的充分肯定。1983年张森水教授主持第四次发掘,共出土完整人类头骨2件,石器万余件,骨器千余件,动物遗骸化石20余件,其中石锤、石砧等各类石器5000余件,骨锥、骨铲、骨叉、骨针等600余件,犀牛、虎、熊、鹿等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2000余件,有多处用火遗迹,有两个文化层。经测定为距今16000――8500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又称后旧石器时代(见张森水教授发表在1995年《人类学学报》第2期上的《穿洞史前遗址(1981年发掘)初步研究》)。由于两种文化型重叠和骨器的突出程度,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被张森水教授命名为“穿洞文化综合体”,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洞遗址被称为“亚洲文明之灯”,是民间炒作,无任何专家定论。因为,穿洞遗址出土的文物,至今还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只有张森水教授的初步研究成果(对1981年发掘出土的文物的研究)。

穿洞出土文物除在贵州省博物馆保存的外,部分精品仍散落在私人的手里。

穿洞遗址发掘出来的石器,填补中国古人类考古“贫骨”的现象,石器之多世所罕见。用张森水教授的话说:“穿洞史前文化遗址1981年发掘的结果,在中国首次提供了同一遗址存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层,地层中出土的丰富文化遗物和遗迹表明,该遗址在史前考古研究中有重大意义,为该遗址在史前考古中的科学地位建立起较牢固的基础。”

记者:穿洞遗址发掘出来的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什么?它反应了当时这些古人类什么样的生产生活方式?能从中看到他们的社会构成吗?

高守应:最有代表性的是两枚完整的头盖骨,在中国是第一次发现。出土的骨器中,有磨制石器,如骨铲、骨锥、骨针、无刃骨榜;另外是100多件打击骨制品,加工过的鹿角等,说明穿洞人已经进入智人时代。从中可以看到穿洞人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可以用兽皮缝制衣服了。作为群居群体,开始有了社会的不同分工。

记者:在安顺发现的古人类遗迹中,普定的白岩脚洞也有重要的发现,是否归入到穿洞文化的范畴?在白岩脚洞发掘出了一枚穿孔的犬齿牙,是古人的“饰品”,你认为这样的发现意义何在?

高守应:白岩脚洞古文化遗址,位于今马官镇湾河村白岩脚寨后龙山。是贵州省博物馆蔡回阳和贵阳师范学院秦启万于1978年在普定进行岩溶普查发现的。1982年4月,对该遗址进行首次发掘。1983年5月,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普定县文化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出土了竹鼠、蝙蝠、猕猴、野猪、鬣狗、虎豺、貘、犀牛、大熊猫、豪猪、牛、羊、鹿等2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及古人类牙齿两枚,锁骨一件。石制器也较为丰富,有石核、石片、石锤以及经过加工而成的刮削器、尖状器共2000余件,石料以燧石和水晶较多。石器可分中型和细小型两种,细小型石器,在贵州省其它遗址中极为少见。至今进行了三次发掘,出土人牙化石一枚,石器1590余件、骨器数件,动物化石23种。经测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4000多年至12000多年。1985年11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出土的骨器有骨锥2件,骨铲2件,其中一件较为完整,呈四棱形,通体磨光,加工精细、独特。白岩脚洞古文化遗址还出土了一件穿孔的装饰品,是由一枚动物的犬齿经过磨、钻而成,前齿高32毫米,内孔径2.5毫米,从孔缘的一侧看,已经过一段时间的佩戴。经蔡回阳研究员研究,他认为:“远古人类挂在胸前的穿孔装饰品,在中国旧石器时代中,只有北京山顶洞人遗址发现过,在华南地区发现尚属首次,它是远古人类爱美习俗的珍贵物证,为贵州省古文化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增加了新的内容。”

记者:穿洞文化的发现,将我们这片土地上有人类居住的历史推进到了数万年前,请问我们现在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的族群中有没有哪一个民族与这些古人类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没有?他们又是怎样消亡的?

高守应:贵州的世居民族,普遍认为是仡老族、彝族,从我掌握的资料来看,没有直接的联系。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穿洞遗址最晚的文化层都在距今8500年左右,因此,穿洞人后来的繁衍生息,我们无从知道。而从世居的仡佬族、彝族的历史看,没有什么联系。但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普定这块土地16000年前就已经适合人类居住,是一块富饶的土地。

记者:穿洞文化的现状与保护情况怎样?

高守应:穿洞文化的保护不容乐观。这不是耸人听闻。 自1978年之前发现和之后的文物发掘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至今没有系统研究。2001年开工建设的“穿洞博物馆”和一栋办公楼。由于建在核心保护区内,竣工后被国家文物局叫停整改,至今未用。2007年申请发改项目资金16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40万元,在穿洞遗址北面建设博物馆文物库房,因无文物进库,至今闲置。

记者:作为享誉世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在贵州西线旅游大开发中,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你认为前景怎么样?

高守应:普定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穿洞文化的保护和建设,提出“建设穿洞文化谱系、打造穿洞文化品牌”,也按照这个思路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在贵州历史文化旅游中始终占领制高点。但这个制高点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不高度重视其独有文化特征的开发利用,会越来越被降低的。因此,本人以为:

第一、启动穿洞发掘文物的系统研究,准确定位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文化价值,提升穿洞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二、申请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的再次发掘,努力做成当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第三、建设穿洞古人类文化公园。园中建非物传承基地,以花灯和“铁水冲龙”表演为主要内容。

第四、以穿洞古人类文化公园为核心,以“文化+”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百花欢乐大世界”、省级循环农业园、沙湾农业大观园等农业园区和秀水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开发文化产业衍生产品。

来源:安顺日报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