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迎着和煦的暖阳,走进贵州省普定县夜郎湖畔,高高的石山上,满山遍野的桃树把夜郎湖装扮得格外靓丽,让这块曾经石漠化严重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前来这里的人们情不自禁惊叹:“太美了,这是石漠化地区吗?”“这简直就是画里一样”……一句句赞叹的...
金秋时节,迎着和煦的暖阳,走进贵州省普定县夜郎湖畔,高高的石山上,满山遍野的桃树把夜郎湖装扮得格外靓丽,让这块曾经石漠化严重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前来这里的人们情不自禁惊叹:“太美了,这是石漠化地区吗?”“这简直就是画里一样”……一句句赞叹的话语诉说着石漠化治理带给这里的巨变。
曾经的普定县城关镇陈家寨村梭筛组,石漠化区域森林覆盖率仅为5%,石漠化率高达95%,当时被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春种一座山,秋收一小篮;种粮到天边,喝水要看天。”一首打油诗反映出当时的现状。
尽管发展艰难,但这里的人们一直在石漠化大地上艰苦奋斗,进入新世纪,当地干部群众通过林水结合的方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建设项目,水利部门也在该区域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高效节水示范等项目,破解该区域工程性缺水问题。
肩挑背驮,运水浇树,石旮旯里刨泥土,梭筛人硬生生地让光秃秃的石头山长出绿树,让荒山“披绿”。如今,梭筛桃树发展8000余亩,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桃花源,陈家寨村被游客叫作“桃花岛”,桃花岛村民的笑脸灿如桃花。
梭筛的成功突围,为普定县治理石漠化提供了路径。2008年,普定被确定为全国100个、全省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该县成立了领导小组,从农、林、牧、水、岩溶办等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与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地化所、省科技厅、南京大学、贵州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开展合作,共同探索石漠化治理和进行相关科研。与此同时,还启动实施水母河、号云河、高羊河和城关小河四条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
普定县委书记徐德祥说,普定县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始终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相结合,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将生态保护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核心,遏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整合南京大学、中科院地化所、省科技厅等科技项目,实施水母河、号云河、高羊河和城关小河四条小流域治理,中科院普定生态观测站投入使用,对喀斯特区域的经济社会等进行监测,成为喀斯特“之眼”。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普定县逐步实现了由分散的、单一工程措施治理向集中连片、多工程措施集成配置的系统化治理,闯出符合普定实际的岩溶石漠化治理模式。
2016年,普定县启动大规模生态建设,走一条“石漠化治理产业化,产业化发展生态化”综合治理之路,生态经济日益壮大。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19万亩退耕还林的经果林种植,茶叶种植已达14.17万亩、蔬菜12.68万亩……石漠化区域的土地亩产值越来越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