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7 18:32:36 | 浏览:4912
人民网-贵州频道
山水文城,活力普定。近年来,普定县“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创建”的工作思路,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实文明细胞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朗朗的读书声、清亮的歌唱声、激烈的运动声……
漫步于普定县第二中学校园内,幽雅的校园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宽阔的塑胶运动场、古朴的景观围墙、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校园环境,透出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该校办公室副主任叶正鼎是普定县第二中学文化建设主要的策划和实施者,从学校的宣传栏、文化设施到各方面内容及设计都要亲自经手,他告诉笔者,“创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德育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多年来的文明单位,我的工作就是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把各项文化宣传做好,把校园文化融合到学校教学及课外活动中,重在提高师生素质,树立学校的文明形象。
为进一步抓实各项创建工作,近年来,普定县积极开展文明细胞创建工程。在城乡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以“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为宗旨,围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以“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普定文明创建深入开展。
目前,全县已建成全国文明乡镇1个,全国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先进)乡镇1个,文明(先进)村6个,文明(先进)单位9个,文明校园1个;市级文明(先进)乡镇3个,文明(先进)村20个,文明单位29个,文明校园(先进)15个;创建县级以上文明家庭31421户,发挥文明创建的示范引领作用。
依托“志愿贵州”管理平台,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极开展“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践行核心价值观·普定志愿服务行”,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我为青春保驾护航”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全县志愿者业务培训5期,县、乡两级志愿服务组织发布志愿服务项目536个,录入时长196678.5小时。
同时,搭建文明创建载体,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扎实开展先进模范推荐学习,2018年以来,积极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安顺人”推荐评选活动,8人入选贵州好人榜、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全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1人,2人荣获第六届“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最美安顺人”荣誉称号。每年度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慰问活动,通过“三榜”(先贤榜、乡贤榜、积德榜)集中展示普定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学习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发挥示范引领,以先进带后进,在全县形成“用身边人说身边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良好氛围。
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普定县白岩新镇,一条条宽阔整齐的大道纵横交错,一处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使白岩镇从5年前的一张白纸蝶变成 “全国美丽宜居示范镇”,并获评全国文明乡镇。
在白岩新镇上,沿路可看到很多特色鲜明房屋建筑,搬迁户安置楼已经交付使用,崭新的楼房让人感受到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生活,街道周边新建的公园风景如画,健身场所和文化长廊更是让这里的文化气息倍增,展现了一个具有的现代气息,同时更体现了白岩历来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乡镇。
近年来,白岩镇抓住贵州省首批30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建设机遇,大力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小康寨、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水、小康路“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现全镇已实现公路、水、电、有线电视的村村通,实现镇村垃圾集中转运和处理,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变,通过示范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镇内的文化特色,不断完善基础设备,深化文化特色。2015年以健康养身、农旅融合为发展方向,获全国“美丽宜居示范镇”荣誉称号,讲义村是全市首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思源农业观光园被授予3A景区,农旅融合发展已显成效。
在文明创建中,普定县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打造优质宜居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普定县投入8500余万元对城区主次干道实施“白改黑”全覆盖,完成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加强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和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城市双修工程。对老城区历史和文化修复、旧城区提质提升、原城关小河景观河治理、老城区地下管网基础设施改善等,通过棚改等项目综合实施,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提高旧城区居民获得感。
强化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氛围
走进普定县普定县马官镇天兴村,村口道路的“文化墙”上以用书画艺术形式生动的描绘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花灯艺术、廉政建设及积德榜、乡贤榜等文化内容,各类“文化墙”上一幅幅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映入眼帘,这些具有民俗、原生、原创的特征,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情,通俗易懂,已成为天兴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天兴村作为典型的屯堡村寨,走在天兴村,很明显就能感受到这里民风淳朴、街道干净、村民忠厚,处处透着屯堡文化的烙印。号营、下坝具有典型屯堡村特色,村民秉承“忠孝传家远”的教育理念,“孝”既是传统更是传承,好公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是村里20年来的传统。
近年来,天兴村以花灯、地戏传承常年活跃在村里村外,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中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以文化为基础,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营造了和谐文明新风尚。
为了营造共创、共建和共享的良好氛围,积极打造各种宣传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2018年以来,以主题广场、主题街道、主题乡镇,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知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内容,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知晓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享受创建的良好局面。强化《志愿者服务条例》和《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学习宣传,夯实文明创建之基。通过在电视台、《普定报》和《活力普定》等媒体上进行原文刊播,制作宣传光盘300多个、印制宣传资料20000余册发放到县直各部门,13个乡镇(街道)、172个村(居),开展《条例》“六进”宣传活动和10余次巡展活动。
同时,整合资源,提升公益广告质量。将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小区社区等区域划分到全县100余家部门(单位),每月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公益广告刊播等活动,加强公益广告宣传,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公益广告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普定县广播电视台和“活力普定”微信公众号开设“文明创建”专栏,大力宣传文明创建中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对文明创建中不文明行为等进行曝光,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创建氛围,保障普定县文明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普定将进一步抓紧抓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创新城市治理工作,全面规范城市管理体制,积极引导、提升市民素质,让文明之花落地生根。(文/鲁开伟 图/骆世明)
古代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我们所处的这片土地非常广大,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这片土地的边缘在哪里。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也早就有人做过环球旅行。我们也知道地球在太阳系之中根本不大,反而是一个非常渺小的存
神秘的土府遗址——安札古城墙如果你乘坐一架直升飞机,飞临安顺市东南40余公里处,盘旋至双堡镇杉木村洗马塘上空,俯瞰大地,定会发现;在莽莽山地之上,依山势崖沿,有一条奇特的灰白色“线条”,蜿蜒漫长,围成“一叶海棠”形状,并且把几座小山包也围在
绵阳新闻网 秋风拂面,不少市民携幼扶老外出休闲旅游,享受美好的生活。9月18日,记者走访了城区部分景区景点,发现游客的文明旅游素质普遍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遛狗不牵绳,随意践踏草坪、车辆乱停乱放……让景区颜值大打“折扣”。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