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网-贵州频道“书记航空来,满身帮扶经;走村又串户,带来新门路。干得好不好,老少都知晓;要问亲不亲,胜似一家人。”这首贵州省普定县水井村村民们自编自唱的布依山歌,饱含了当地群众对驻村第一书记王泽勇的感激之情。水井村“新颜”。图片由受访者提...
人民网-贵州频道
“书记航空来,满身帮扶经;走村又串户,带来新门路。干得好不好,老少都知晓;要问亲不亲,胜似一家人。”这首贵州省普定县水井村村民们自编自唱的布依山歌,饱含了当地群众对驻村第一书记王泽勇的感激之情。
水井村“新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王泽勇是贵州新安公司的一名车工,2016年初,王泽勇作为航空工业和贵州省委国防工委选派的驻村干部,在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担任第一书记。水井村有11个村民组1070户4080人,其中有385户1629人属贫困人口,刚来到村子的王泽勇着实被这一数据吓了一跳,内心却疑惑不已:水井村背靠朵贝山,磨香河穿村而过,窄口水库坐落于此,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沛、水源充足,这样一个地方怎么会是贫困村呢?
带着疑问,王泽勇用三个月时间走遍了村里每一寸土地,遍访每一户家庭后发现,水井村产业基础薄弱,地里种的多是玉米等低效作物,加上群众内生动力不强、村干部缺乏思路等问题。王泽勇心里默默盘算着:水井村要发展,人要变、地也要变。
王泽勇到地里了解村民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如何变?只有人有了动力,乡村党组织才有活力,才能让群众找到带领发展的“主心骨”。王泽勇先为村党支部量身制定了《村党支部工作手册》,通过党建着手,增强村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并召集村里的党员群众一起学习政策文件,四处走访了解各地产业发展方针来提高党员干群带领全村谋发展的能力。
人变了,地如何变?水井村地有坡地,也有坝区;水有水田,也有河流。 经多次研究讨论,2016年,王泽勇提出“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的产业发展之路。但茶果见效慢,水田又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来源,让村民流转土地谁都爱搭不理。
村民在香葱基地挖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了打消村民顾虑,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带头流转土地。白天大家都在地里忙活,到了晚上,王泽勇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算经济账。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写着“走村串户须夜间,农家白天忙耕田,路远巷深柴门静,回来汗水透衣衫。”这便是王泽勇走村串户的真实写照。
在王泽勇的带领下,仅一年时间,水井村山上长满了茶树果树林立,山下300亩的香葱长得郁郁葱葱,而莲藕种植更是接近了1000亩。2017年盛夏,水井村千亩荷花竞相开放之时,慕名来赏花之人络绎不绝,村里借此办起了荷花节,每年一届,村民们更是做起了小生意:王亚琴每年卖冰粉、凉粉,多的一天能卖几百碗。吴海开的“藕御坊”农家乐经常座无虚席。而花开过后,许多农家乐老板纷纷下田挖藕挣钱。
村民排队到水田里挖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看着水井村产业一步步发展壮大,村民们的荷包也鼓了不少,王泽勇却忧心忡忡:莲藕保存期短,许多莲藕运出去就坏了,产业要想长久,一定要找准一条可持续道路。
为打好“莲藕经济”牌,王泽勇充分利用普定县朵贝茶的品牌优势,进行朵贝荷叶茶和绿茶加工,并通过网络销售新鲜莲蓬以及莲子,大力发展莲子手工艺品加工,拓展莲藕产品形式,延长产业链。
2018年3月,驻村满两年的王泽勇即将回到原工作单位,但两年相处,水井村乡亲们不舍这位从企业来的“航空书记”,他们通过镇党委向县委组织部提出申请,挽留王泽勇继续驻村,在申请书上,村民们摁下了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也捧出了一颗颗真心。王泽勇也下定决心,水井村一切都才刚起步,自己应该留下来。
水井村的茶叶加工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9年4月,普定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水井村也找到了一条特色产业 旅游的发展道路,全村385户1629个贫困人口也成功脱贫。
游客慕名到水井村旅游。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10月,在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王泽勇没有时间欣赏北京的秋色,匆匆赶回贵州。村里的事情千头万绪,都离不开这位“航空书记”。尽管会有离开村子的一天,但王泽勇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离开之前,让水井村发展更加可持续。